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落下帷幕。据统计,本届链博会期间,有关各方共举办约360场配套对接、交流活动,15000多人参与,发布研究报告、宣言、标准等23项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本届链博会期间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超1500亿元人民币。
在昨天举行的链博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针对美国企业的参展情况,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少刚表示,首届链博会在美国工商界,特别是大企业中引起热烈反响。
在本届链博会上,24家美国大企业参展,展示了前沿技术、未来应用场景和创新服务,与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了深入交流,发掘了更多市场机遇和增长机遇。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少刚:相关美国参展企业普遍表示,链博会是推动供应链成为“共赢链”的重大举措,他们视中国为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愿意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扎根中国长期发展。
在本届链博会期间,中国贸促会还与中国美国商会共同举办跨国公司在中国——全球绿色供应链创新实践圆桌对话,多家世界500强美资企业积极参会,共商绿色供应链发展。张少刚表示,中美企业加强务实合作,必将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
参展商收获满满 下届链博会报名踊跃
在昨天举行的链博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链博会承办方中展集团董事长林舜杰表示,众多参展商表示,在首届链博会上,结识了大批潜在合作伙伴,达成了大批合作意向。
林舜杰表示,本届链博会,53家世界500强企业、57家中国500强企业、25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和一大批各国“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和“小而精”中小企业联袂参展。
在展会期间,有三分之一的参展商结识了10家以上供应链合作伙伴。此外,100多个部门和地方政府代表团密集观展,宣介政策、提供指导,让广大参展商受益匪浅。不少参展商期待与潜在合作伙伴加强进一步对接,推动展会期间达成的合作意向落地。据了解,目前第二届链博会的相关筹备工作已经启动。
链博会承办方、中展集团董事长林舜杰:很多参展商已经在着手准备明年参加第二届链博会,而且纷纷提出要扩大参展面积。不少今年没有能够参展的跨国公司都计划在第二届链博会上参展,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波兰这些国家有关商协会都表示,明年要组织更大规模的代表团来华参展观展。(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这意味着北斗系统提供全球服务的能力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为了满足全球民航通用的要求,国际民航组织需要对北斗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验证,这些验证如何开展?北斗系统都具备了哪些功能?
全球民航通用 北斗系统性能得到广泛认可
当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近的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时,实验室负责人朱衍波正带领团队开展航空领域的相关研究,他为记者做了一个演示。
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朱衍波: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测试有两项,第一项是基于北斗的地基增强系统,它为飞机在机场的起降引导提供增强功能。第二项工作是无人机飞行测试数据评估,我们把无人机采集到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信号进行评估分析,判断它是不是符合我们的航空性能服务要求。
作为参加国际民航组织导航系统专家组会议最早的代表成员之一,朱衍波见证了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过程。他告诉记者,要通过国际民航组织标准这场“大考”,北斗系统不仅要具备全球覆盖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精准可靠的定位和导航,同时需要持续进行性能监测,从而验证它的抗干扰性能,并与其他卫星系统实现兼容。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导航系统专家组的要求,北斗系统通过的技术验证共涉及189项技术指标,全面覆盖了精度、可用性、可靠性、覆盖范围和抗干扰性能等各方面内容,从而充分证明北斗系统符合民用航空安全运行的需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信息工程系主任 王志鹏:我们用北斗与GPS组成双频多星座模式,增加了可见卫星的个数,提高了定位精度。在繁忙的航空终端区,可以增加空域容量,提高运行效率,减少航班延误情况。
协同推进 提升我国民航业国际竞争力
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民航业需要在全球统一的规范标准指导下运行,并对提供全球民航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有严格的安全性要求。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后,能够实现导航源的自主可控,同时提升民航安全运行水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信息工程系主任 王志鹏:从安全角度来讲,用了自主可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先,我们有可信的时空信息,这是民航安全运行的一个基础。另外,北斗有自己独特的短报文功能,可以对航班进行跟踪。
早在2010年,我国民航局就正式提交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申请,并会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组成了一支集产学研用等领域相关单位的全链条工作团队,系统推进各项指标的验证任务。十三年来,历经50多次技术讨论、2000多项问题答复,最终成功完成了北斗系统所有技术指标的验证工作。
在推进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积攒了丰富的技术指标验证和国际沟通协调经验,这不仅加深了各方对于北斗系统民航应用要求的理解,也对提升我国民航国际竞争力与话语权起到了推动作用。截至目前,北斗系统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全球服务能力得到广泛认可。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办通信导航监视处处长 李黎:下一步我们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在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我们的工业标准、产品标准,并且根据相关的工业标准和产品标准设计、研制出北斗机载导航设备的接收机,实现飞机的装机使用。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